融凯配资
在古城黄州,有一位奋斗者,他用拐杖丈量生命的宽度,以坚韧书写人生的传奇。半岁罹患小儿麻痹症,他却在商海劈波斩浪;历经创业沉浮,他始终心怀善意,帮扶残弱同行;年近半百转战新媒体,他用镜头传递社会正能量。他就是胡胜利,一位将苦难酿成甘醇、用行动诠释“生命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”的残疾人企业家。他的故事,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生命交响曲,在时代长河中奏响自强不息的强音。
一、命运枷锁下的青春突围
1973年寒冬,胡胜利的啼哭为黄冈一个清贫家庭带来暖意。然而,命运的玩笑猝不及防,半岁时的一场重疾让他患上小儿麻痹症,从此与拐杖结下不解之缘。当同龄人在田埂上追逐嬉戏时,他只能倚在门框上,用羡慕的目光丈量着远方的距离。“二级肢体残疾”的医学诊断,如一道无形的枷锁,试图禁锢这个少年对未来的憧憬。
但残疾的阴影,未能遮蔽他心中的光亮。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,胡胜利从小就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坚韧。他拄着拐杖往返于泥泞的乡间小路,单薄的衣衫被雨水打湿,怀中的课本却始终紧紧抱住。1993年,他从黄冈地区干部培训学校会计专业毕业,手中的毕业证书仿佛一把钥匙,即将开启新世界的大门。然而,命运再次投下巨石,父亲因癌症离世,年仅46岁,留下母亲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的沉重负担。
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这个20岁的青年没有退缩。望着母亲鬓角新增的白发,看着年幼妹妹懵懂的眼神,胡胜利将毕业证书轻轻放在父亲遗像前,毅然挑起家庭重担。他入职黄冈关山汽车修理厂后,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担任副厂长兼会计。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,他拄着拐杖穿梭于各个工位,账本上的数字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精准记录着企业的每一次心跳。这段经历不仅磨砺了他的业务能力,更让他学会了与三教九流打交道,为日后的创业之路埋下伏笔。
二、商海沉浮中的初心坚守
1995年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黄冈大地。胡胜利敏锐捕捉时代机遇,辞去稳定工作投身商海。他创办“环亚美容中心”,开设“西都歌舞厅”,成为当地较早涉足服务业的个体经营者。也正是在这一年,他与年轻貌美的小喻相识,两人并肩经营,事业与爱情双丰收,并于1999年喜结连理,后育有一子。家庭的幸福与支持,成为他奋斗路上最坚实的后盾。
灯光璀璨的歌舞厅里,他拄着拐杖协调事务;美容院的椅子上,他耐心倾听顾客需求。身体的不便,反而让他用真诚与勤奋赢得了客户的信赖,生意逐渐走上正轨。
商业的成功没有让他迷失方向。1998年,他将目光投向实业融凯配资,创办黄冈市胜利肉类加工厂。这家经湖北省民政厅认定的福利企业,16名员工中有6名是残疾人。他亲自设计生产线,为残疾员工定制工位,手把手教授技能。在那个简陋的厂房里,机器的轰鸣声与残疾员工的欢笑声交织,谱写出动人的劳动乐章。然而,由于市场经验不足、资金链断裂等多重原因,企业最终陷入亏损。2000年那个寒冷的冬天,胡胜利站在空荡荡的厂房里,第一次尝到创业失败的苦涩。
失败没有击垮这位坚强的汉子。他在黄州大道开起副食店,用微薄的利润维持生计。生活的重压下,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。在黄冈电视台举办的全市歌曲大奖赛上,他演唱的《晚秋》获得三等奖。当聚光灯照在他拄着拐杖的身影上时,台下响起的掌声不仅是对歌声的赞美,更是对生命韧性的致敬。这段经历让他明白,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,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。
三、技术舞台上的价值绽放
2002年,胡胜利迎来人生的又一次转折。他入职黄冈乾龙电力辅机有限公司,担任模具工程师设计主管。这个看似与会计专业无关的职位,却让他展现出惊人的天赋。白天他在车间研究模具结构,夜晚在灯下自学机械设计,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,成为深夜办公室里独特的节拍。
在他的主导下,公司研发的“十二生肖”“中华九鼎”等青铜器工艺品获得国家博物馆认证,成为黄冈的文化名片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他帮助公司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。当黄冈市技术监督局将认证证书交到他手中时,这个历经坎坷的男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证书上烫金的国徽,不仅是对专业能力的认可,更是对残疾人价值的肯定。
他的善意,不止于专业成就。九十年代的黄州,街头巷尾曾穿梭着“摩的”身影,那是他几位兄弟的生计。一纸禁令,他们的饭碗戛然而止。好友小李终日游荡,在牌桌上将买米买油的钱输得精光,家庭摇摇欲坠。胡胜利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他深知言语的苍白,唯有行动才能带来希望。
他利用自己的人脉,向公司极力举荐,为兄弟们找到了新的岗位。他的目光,还投向了更沉默的群体——几位残疾同事。他不仅是他们的引路人,更是守护者。面对自卑的傅长松,他日日相伴午餐,用真诚的分享融化内心的冰霜;为行动不便的汪正,他拿起工具,亲手改造工作台,让方寸之地充满便利与尊重。谋生的技能被传授,生活的尊严被找回。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,胡胜利拄着拐杖的身影,在金色的阳光下被拉长,定格成一幅动人的剪影。
四、时代浪潮中的再次扬帆
2007年,不惑之年的胡胜利再次点燃创业激情。他成功获批中国移动代理权和体育彩票经营权。在龙王山,“胜利超市”的招牌格外醒目;在西湖三路,体育彩票点成为彩民聚集地;在实验中学旁,中国移动专营店见证着他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。在移动公司举办的演讲比赛中,他讲述的创业故事获得三等奖,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每一位听众。
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,命运再次考验这个家庭。2011年,母亲因中风瘫痪在床。胡胜利毅然放下生意,和小妹一起共同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。14年来,他每天为母亲擦身、喂饭、按摩,夜晚睡在母亲床边的沙发上。曾经叱咤商场的创业者,变成了体贴入微的孝子。面对母亲“中风后该怎么办”的担忧,他紧握母亲的手说:“妈,咱们现在先听医生的,按时吃药、好好做康复,我每天都陪着你一起练,慢慢就能越来越好,别担心,有我在呢。”他用实际行动稳住母亲的心态,帮她按摩时聊聊家常,陪她完成简单的康复动作,用一个个“看得见的小希望”点燃她对生活的信心。在他精心照料下,母亲卧床多年却从未生过褥疮,精神状态良好。这份孝心,感动了邻里,更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
2020年,疫情来袭让许多行业停滞。胡胜利却敏锐地发现新媒体的潜力,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网红朋友。当袁晓燕——一位同样热爱新媒体的爱好者——因作品不温不火而苦恼时,胡胜利认真分析其作品,给出指导意见。短短一个月,她的小视频流量就突破了10万。这让他备受鼓舞,他抓住一切空余时间学习拍摄、编写剧本,在抖音平台创作传递正能量的短视频。镜头前,他拄着拐杖讲述奋斗故事;镜头后,他精心剪辑每一个画面。这些真实感人的作品,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。有网友留言:“您的经历让我明白,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一个勇敢的灵魂。”如今的胡胜利,已成为一名新媒体自由人,用镜头记录时代,用故事温暖人心。
五、生命长河中的精神灯塔
回望胡胜利的人生轨迹,从残疾少年到企业家,从技术骨干到孝子,再到新媒体人,每一次角色转换都伴随着挑战与突破。他的故事里,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,却有着水滴石穿的坚持;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,却饱含着对生活的赤诚。正如他在短视频中所说:“残疾只是生命的标签,而不是人生的定义。真正的强大,是敢于直面命运的刁难,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在黄冈市残联,胡胜利的事迹被作为励志典型广泛宣传。许多残疾人在他的影响下走上创业之路,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。他常说:“我走过的弯路,不希望别人再走;我得到的温暖,要传递给更多人。”这种推己及人的情怀,让他的生命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。
如今,夫人在上海担任企业金牌讲师,儿子也已大学毕业在厦门工作。站在人生的新起点,胡胜利依然保持着奋斗的姿态。他计划拍摄更多反映残疾人生活的纪录片,搭建残健融合的交流平台。在他看来,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,而在于宽度;不在于索取,而在于奉献。正如那首《晚秋》所唱:“谁能告诉我,有没有永恒的火种?”胡胜利用行动给出了答案——自强不息的精神,就是照亮生命长河的永恒火种。

从黄州古城的乡间小路到新媒体的广阔舞台,胡胜利用拐杖支撑起不屈的脊梁,用奋斗书写着生命的华章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:命运或许会设置障碍,但永远无法阻挡一颗勇敢的心;生活或许会有风雨,但只要心怀阳光,就能穿越阴霾,遇见彩虹。在这个伟大的时代,正是无数像胡胜利这样的奋斗者,以凡人之力书写传奇,让生命在砥砺前行中绽放出最美的光彩。
(作者:董和平)融凯配资
选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